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为什么孩子才是被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对象

2020-8-21 16: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91| 评论: 0|原作者: 郑丽君|来自: 安迪网站

摘要: 我常常碰到象他一般经历的孩子们,为了博取亲近母亲的机会,忍心吞气地效力,感到非常的委屈,而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九年之后,凌霄回国了,他努力装作没事儿,很快去一家私人的牙科医院上班,但处处表现出对妹妹李 ...

为什么象电视剧《以家人为名》里的凌霄(孩子),总是被推到心理治疗师面前的那个人?


今天写这个话题,几乎是我从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过去没有撰写它,可能更多地在个案分析里带过,现在谈论它,感觉非常非常重要。理由不外有二,其一,作为家长自古以来好像都是正确的那一方,他们不仅有文化属性的支持,比如长幼尊序;还有经验的铺垫,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训诫孩子听我的没错。

基于上面两点,作为孩子在未成年的18年里,传统的家长视他们是孩子,什么也不懂,需要父母把持着方向。由此,掌握方向盘的父母们,在没有翻车之前,他们绝对不会认为自己养育方面有啥问题?事实上,即使孩子出现了心身障碍(注意缺陷、抽动、情绪失控、厌学、抑郁失眠)家长也很难从原因上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养育方法上有啥问题吗?还有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否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够做出反思的家庭,属于好的家庭。而缺乏修复能力的父母,他们的诉求往往很实在,把孩子的问题调整了,感觉付费就很值。

往往他们的诉求就这么简单,看起来也很实惠,就事论事嘛,毫不含糊。

面对这样的家庭,作为治疗师要怀有很大的耐心,与“困在原有经验
”的家长工作一段时间的心理准备,开始一次次地探索父母持续冲突负性经验,是如何维持了孩子问题的现状,让他们看见且达到领悟。


于是,需要连续不断的呈现家庭互动的脚本,让父母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故事的回放,让他们逐渐看清原来孩子的问题与他们也有份。

有个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因为情绪失控,冲动行为而常常被停学,家长带着孩子陆陆续续走访很多心理医生,但是,四、五年过去了,情况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在见我时,他们陈述的问题都是孩子一次次的错误表现,忽略了前因后果的联系。当我问道,这一次冲动行为发生前,家里出现了那些状况?孩子说前一天晚上,爸爸打了他。当我把这个片段定格时,问孩子是否心里很委屈,他点点头;又问他内心的恐惧体验,造成对环境过度警惕?他说,当同学态度稍微生硬就很愤怒,跳出要制服他的念头。所以,他带着对父亲权威的畏惧,在同龄人团体中往往表现防御过当,肢体冲突时有发生。但是,父亲却说,他看到妈妈每天晚上要为作业问题吵吵闹闹,火气不打一处来,还说自己小时候也被父亲打过,就没有他那么顽劣迹。感觉孩子的行为无可救药。夫妻两个踏上了漫漫治疗之路。


我想:“你的太太对孩子发火,为什么不去抚慰她,反而两个大人一起对付孩子呢?” 
在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里,父母主系统如果缺乏合作与相互扶持,那么,孩子往往做了替罪羊。
现实中,如上面的家长对孩子问题的归因不在少数,为了淡化主诉,将问题转入到关系层面立体地剖析,希望他们从逻辑地推敲问题的视角,去看待夫妻未曾解决危机之实质,为什么在成人的认知中却被忽视了那么久呢?

有一对夫妻,从女孩出生之后,矛盾重重,现在,女孩已经上初中了,十几年来他们能够说上话的内容,关乎孩子的生病啦!上学啦!学习成绩等问题,就这样,夫妻同住屋檐下,时而冷战,时而吵架,陷入一个无法化解的死循环里。女孩看着妈妈苦逼的脸色,感觉自己很不地道,怎么去帮助父母搭上话,于是成为她的额外工作,她说自己只有在学习成绩下滑的时候,家里才能够听到父母对话声,久而久之,她平时考试就故意马马虎虎多扣点分,这样她可以感受父母对话带来的温暖。但是,尽管妈妈苦不堪言,也没有求助心理咨询。女儿初中后的成绩,明显摇摆不定,妈妈心急如焚,才寻求咨询,而她约上丈夫一起做家庭治疗,却蔽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说出口,可见,夫妻之间的僵硬状态有多严重。要不是为孩子成绩操心,丈夫未必能够一起前来参与会谈。我很好奇问女孩,充当父母的协调者容易吗?听罢,母女两个眼泪巴塔巴塔地流。

看到这样的场景,父亲还是神经大条地笑眯眯,说她们就是多愁善感。

有时候,父母之间的隔阂如冰冻三尺,孩子生活在其中感到的寒意,又很难被看见时,她忍受的煎熬可以转化成为拯救者的角色,这些孩子也自觉自愿地将问题引到自己身上,才可以迎来解决的尝试。

有一位妈妈,一直在微信上留言,说自家女孩上高中之后,就很难保持学习状态,成绩起起伏伏令家长操心。当我问起家庭里有哪些事情令女孩担忧时,她说自己与丈夫分房睡有好几年了。这么大的事情,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不亚于离婚的危机感,当升高中学业繁重,需要全身心投入时,父母感情危机犹如一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自然就影响到学业。于是,孩子学业问题,成为夫妻迫在眉梢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真正影响到孩子的是父母婚姻冲突,这位妈妈还是以孩子不肯咨询,却迟迟没有来见我。这么一拖两年过去,现在马上高三,高考前的冲刺,整个家庭都紧张兮兮起来。

有时候,成人世界的自以为是,或者是经验自居,都可以防害对问题正确归因。所以,解决问题的动机也是很复杂的,尤其是父母关系僵硬的家庭,每一次实施一项决策真是难上加难呀!


其中的原因是有问题的父母,即使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言语与行为有什么不妥,就象《以家人之名》里,凌霄的妈妈一样,当初抛弃孩子,只是为了自己生存景况能够有好的改善,但不会考虑处在童年的儿子,将要经受何等的恐惧和悲伤,甚至长期感受寄人篱下的生活,对他们造成的心理阴影,需要用一生的努力去疗愈。陈婷或许处在当下,顾不上想,也没有心情去听孩子诉说。


如果说,这个夏天让人戳心的母亲,要数《以家人之名》剧里的凌霄妈妈陈婷了。


她在独生子女政策没有解禁的年代里,因坚持要二胎,而失去了工作。


由此,她从职业女性转型居家做全职太太,命运一下子跌入无底的黑洞,满身的失落与惆怅,为了解闷她迷上麻将。某一天心情无聊,她就将两个年幼的儿女反锁在家,出去搓麻将了。只有六七岁的小哥凌霄,为了哄着妹妹,他找到家里仅有的零食--核桃仁,喂给妹妹吃。不慎,妹妹被核桃肉呛到气管,造成机械性窒息而死亡。


妈妈陈婷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将小女意外死亡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儿子凌霄的身上。从此,凌霄的颈项架上“害死妹妹”的十字架,负疚地着活。


本来,在这个家里,还有凌霄爸爸在,作为丈夫的她,眼看太太心灵倍受煎熬,凌爸也要努力安抚她,甚至带着她寻求心理治疗。


但是爸爸却是一个逃避型的男人,面对天天躁狂的太太,感到无所适从,只会拿工作忙来搪塞,这样更加让陈婷恼羞成怒,她一碰到丈夫就吵架、就呵斥儿子、就不做饭、滋事挑衅,常常让丈夫和儿子,三餐吃不到热饭菜。


凌霄变得沉默寡言,内心极度敏感街坊邻居的反应,走在路上总是低着头郁郁寡欢,还常常被邻居家小霸王欺凌,但只要被李尖尖发现,那她是要誓死捍卫的,并且会勇敢地打得小混混落花流水的。


凌霄每天放学回家,只要看到母亲阴沉的脸,还有无休无止的父母怒怼和责怪,他就悄悄地的流出家,关上房门,独自坐在楼道里看书。


久而久之被楼下的女孩李尖尖发现了,她施与了极大的同情与抚慰。


从此,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一听到楼上吵架声,就爬上楼梯拉着哥哥回家一起吃面条、吃糖醋排骨,慢慢地让凌霄忘记家庭的不幸和辛酸,他逐渐变得开心起来。后来爸爸妈妈离婚了,父亲在派出所工作太忙,无暇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把他被托付在李家。他与李家女儿李尖尖,还有被李家领养的贺子秋,组成三个非血缘却胜似亲生的兄弟姐妹,嬉闹玩耍着开心地长大......


从那时开始,他就认定李家妹妹,就是自己生命中极其珍贵的救星。


可是,高考结束那个假期,一切都改变了,远嫁新加坡的母亲遭遇车祸,落下高位截瘫。凌霄在舅舅的道德绑架下,不得不放弃上北大的际遇,选择去新加坡读大学,除了上学,还要照顾瘫痪的母亲和年幼妹妹,剩下的一丢丢的时间,就去思念国内的妹妹李尖尖,他盼望早点学成回国,与她结婚,生孩子,组成一个真正的有血缘缔结的家庭,从此相伴到老,永不分离。


可是,他在新加坡妈妈主导的家里,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自由,照顾心理扭曲且下肢残疾母亲,受尽了非人的待遇,他仿佛从一个温暖的世界,转到另一个冰冷黑暗的世界,妈妈离家十来年的清静又被打破了,他每天重新面对被漫骂、被斥责的心灵折磨,让他很快处于精神崩溃状态,患上严重的失眠症,只有依赖安眠药导眠,并且不得不中断学业,休学两年。岁月就象漫漫的黑洞,他数着指头熬到第九年,才拿到学位证书。在这的九年里,他没有与尖尖妹妹和生父联系,诉说期间的酸楚和艰辛。


我常常碰到象他一般经历的孩子们,为了博取亲近母亲的机会,忍心吞气地效力,感到非常的委屈,而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


九年之后,凌霄回国了,他努力装作没事儿,很快去一家私人的牙科医院上班,但处处表现出对妹妹李尖尖极度的依恋,还会时不时提醒她对小哥子秋保持距离。这种不安的心态,令李尖尖感到困惑,她慢慢琢磨,怎么也想不到,过去如此崇拜的哥哥,到底在分开的九年经历了什么磨难?那些磨难已经把凌霄砸得粉碎,而他又那么的封闭自己,独自一人躲着暗处,偷偷把支离破碎的心,一片一片的拼接起来。凌霄的无奈与苦痛,只有李尖尖心领神会。她决定陪在哥哥身边,拉着他的手一步一步走出阴影。


于是,她与好友明月一起,亲手给凌霄的房间贴上淡蓝色的墙纸,换上淡雅色的被套,枕头边放上他喜欢的图书和玩具熊,让他每天晚上一经躺下,就呼呼大睡。


凌霄再一次坚信,这个古怪精灵的妹妹,就是治疗自己内心创伤的万灵心药。


相比生他的母亲陈婷,小时候抛弃他,长大了又要强制他背井离乡,告别温暖如怡的妹妹,去新加坡求学,牺牲了九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不说;还要帮助她天天按摩下肢做康复,并且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抚养年幼的异父同母的妹妹长大成人;这一件件一桩桩超负荷的压力,时刻提醒着凌霄,“只有我不能够倒下才能够撑得住母亲活下去的信心.....


九年过去,母亲虽然康复能够自理,妹妹也长大上了大学,他却落下严重的焦虑失眠症,每晚与失眠作斗争。


这一切,只有珍惜他爱他的李尖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凌霄越来越离不开妹妹了。


看着现实中的凌霄(孩子)们,我想起了鲍温的著名论断,他说:“所有孩子的心身问题,都是三角化的问题”。


是呀,如果凌霄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他就可以在无法应对的困境面前,求助亲生的父亲获得资助,御下照顾母亲的压力,把精力投入到大学生活中。但是,他因为接受了妈妈小时候“害死妹妹”的罪名,潜意识里要戴罪立功,在他认为只有顺着母亲的心,才能表达忠诚,救赎自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