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为何“太好的母亲”苦恼多?

2015-12-1 14: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68| 评论: 0|原作者: 郑丽君|来自: 安迪原创

摘要: 为何“足够好的母亲”多苦恼 凡是亲子冲突的个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足够好的母亲”使然,但是母亲也很痛苦茫然,只觉得自己对孩子尽心尽责,为什么孩子啥都不用做,怎么就讨厌读书。致于这些厌学的孩子,单从冲突 ...

 为何“足够好的母亲”多苦恼

凡是亲子冲突的个案,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太好的母亲”使然,但是好母亲也很痛苦茫然,只觉得自己对孩子尽心尽责,为什么孩子啥都不用做,怎么就讨厌读书。致于这些厌学的孩子,单从冲突的层面探讨,发现人与人的关系需要距离,如果母亲对孩子生活过细的照顾,势必造成物理空间拥挤导致冲突概率高。而在心理层面探讨,那些孩子可能在小学阶段有过好成绩的历史,却在以后成绩下滑波动,会产生失落感,进而不想读书,这种好成绩可能有些泡沫成分,比如不是经验自学或在认知层面经过对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综合的结果,而是通过长期的辅导班快餐式加工的短期体现。那么,如果发生在初中阶段厌学,要追踪她们六年的小学生涯可以发现,几乎都是母亲们天天出现在学校门口,由她接送孩子从学校―辅导班的两点一线中渡过,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不是厌学孩子的生活主题…..

 

每每面对这些现状,有时只能如实回应,孩子啥都不用做意味着剥夺了生活快乐的权利,因为孩子如果不能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又如何满足她们对环境的好奇探索和成就感的建设呢?如果孩子的全部生活内容仅仅是读书做作业,当然乏味可呈。

 

当然,这样的回应,只是可能带来会谈时短暂的沉默,而妈妈们转念会说:“我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生活抑或放弃了事业的发展。”这样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为什么养一个孩子要放弃自己的生活与事业,这不是要孩子来弥补你的损失吗?这笔账是不是要到孩子的父亲那里算?当然那是后话。

 

我到现在为止都认为,本人算不上传统认为的“好母亲”,这个事实早被我曾经的同事老批评为“懒惰的妈妈”。怎么说呢?比如我不会帮孩子削铅笔,也不帮他整理书包和检查作业,而且有时候签字也忘记了;更不会强迫他接受课外辅导。可是,我的孩子对涉及到他自己的事情,都觉得要认真对待,这一点对他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一个孩子要对关乎他自己的事务足够的责任认识,在尽量不麻烦他人的情况下,训练自主自立,如果你是母亲,在孩子很少的时候就应当有这样的意识,小到不小心跌倒,不是伤痛重,都要鼓励他自己爬起来,更何况整理书包和削铅笔,统统是他自己的事情。有了小时候这样的生活习惯训练,作母亲的就不用操心孩子不想读书的问题,退一步的情况可能孩子即使成绩一般般,他们也会觉得自己有其他的长处可以获得自己与他人的欣赏,不会被单一的考分排名压倒而厌学。

 

 一位高中生,他在高三时特别焦虑,因为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被好母亲接受,要她去学习并吧喜欢的艺术类专业,理由是此专业文化课要求相对低一点,这是母亲能够为孩子顺利通过高考的最好安排。可是孩子临考前两周严重抑郁,常常用画笔涂出恐怖的意像,表示出强烈的自我毁灭的欲望….

 

 根据温尼科特一直强调母亲做得够好就行,他认为“够好的母亲”是体现在孩子出生早期,提供婴儿所需环境的心理状态的特征,而不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控制。“够好的母亲”的特点是从出生前后几周内的全神贯注。据此主题的概念,婴儿的心理与身体健康依赖于母亲是不是能够进入与走出这种特殊的存在状态。孩子在妊娠最后三个月与母亲共同呼吸、吸收、消化、排泄,婴儿在母亲的身体里充满了她的身心。母亲越来越从自己的主体性和对世界的兴趣中退出,越来越关心婴儿的活动,在为婴儿提供促进性环境的时候,母亲发现自己的主体性、自己的个人兴趣、自己的生活节奏和自己关心的东西都退到背景中去了,她的运动、行为、存在都是为了适应婴儿的愿望与需要,《原初母爱贯注》是一种“高度敏感”类似于一种对婴儿的原初的心理认同。孩子出生之后,母亲的关注,使婴儿的本姓开始自我显现,发展倾向开始展开,让婴儿体验到自发性的动作,当母亲给予持续关怀使婴儿开始存在,开始具有经验,开始建立个人自我,开始驾驭本能,并且克服出生时对空气湿度的不适应以及肠胃吸收乳汁的困难。

 

反之,如果母亲不能充分适应婴儿的需要,如果婴儿的要求是对母亲自己需要的早熟反应,那么孩子的真实感在人生开始阶段将不存在,而会出现一个假自我来掩饰真我、服从命令,对刺激做出不当的反应。

 

按照温尼科特的观察研究提示,那些母亲在孩子出生初期并不能够表示出《原初母爱贯注》,而在此后的成长中对孩子兴趣爱好方面太多的操控,容易培养出儿童的反社会倾向。

 

总之,足够好的母亲对孩子的关注要落实在婴儿期,如果没有这种心理准备,之后频繁地拘泥于对孩子日常生活的干预,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苦恼。正像那些特好的母亲一样,对孩子的未来亲力亲为,看起来做得非常对,却无意中弱化孩子的自发性的潜力,是制造依赖的症结所在,到最后长不大的孩子才是慈母最痛苦的忧虑。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郑丽君   2015.12.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QQ|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Discuz超级管家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

GMT+8, 2024-4-19 21:37 , Processed in 0.1876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