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账号登陆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原)如何理解超生族群的苦恼心结?

2015-11-27 16: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45| 评论: 0|原作者: 郑丽君|来自: 安迪原创

摘要: 如何理解超生群体的苦恼 朋友中很多人都是奶奶级人物,在这当了祖辈人的群体中,大部分都为开放二胎叫好,他们觉得可以有两个孙子,各姓对方家族的姓,避免在家族人口分布上不均衡。但是,要承担生二胎的80后们 ... ...

如何理解超生族的苦恼心结

 

朋友中很多人都是奶奶级人物,在这当了祖辈人的群体中,大部分都为开放二胎叫好,他们觉得可以有两个孙子,各姓对方家族的姓,避免在家族人口分布上不均衡。但是,要承担生二胎的80后们却不见得一片叫好,可谓的孤雁零声,这是我预料到的。因此,朋友中也有失望者,觉得独生子女们为什么不喜欢多生孩子,弥补自己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单感,这是父母们太想当然啦!并不代表独生族们的心态。而我的关注点,却在那些执意要孩子生二胎的同辈人,他们思考有些简单,认为不要把国家分配给自己的名额浪费掉是可惜的事情,或者生了二胎就是对国家的贡献,….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但不是本次探讨的主题,我要说的是,那些在计划生育政策中超生的孩子,现在也在育龄夫妇行列,他们在经历被抛弃被雪藏缺乏亲情的环境中成长遭遇之后,内心缺乏安全感,现在又面临自己的婚姻中要多育二胎的重任,他们如何跨越自己的内心的沼泽,把爱心播种,是不是我们临床心理学工作者今后要研究的重点....?

 

在以往“被送养”抚养长大的诸多个案中,有一个类似于症候群的表现,他们恨父母,也疏离兄弟姐妹,他们情绪低落心境不良,时而慢性抑郁,时而情绪激越,自我感缺失,在乎他人的看法,没有归属感与价值感,随波逐流,人际怀疑,渴望被爱却又拒绝亲近,对未来没有积极的期待,职场多失意。

 

为了追踪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在婚姻角色中的定位,以及在做父母之后的表现,发现他们的焦虑程度远远超出预期。

 

G先生在原生家庭的第二个儿子,他虽然出生在农村,自然要隐蔽着成长,因为他的上面有一个哥哥,也就是说父母不能够生二胎。所以他对父母为什么这样安排他的童年充满怨愤,也特别敏感而悲观,尤其在乎父母的言语与表情,碰到一些小困难都会想得特别消极,甚至灾难化的念头时不时地左右着他的正常生活。

 

G在得知妻子怀孕之后,就要求自己作一个好父亲,不要象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孩子的处境。他对妻子怀孕期间营养的替加与胎教都特别关注,细心到在怀孕几个月要替加钙的剂量和加鱼肝油都了如指掌。后来宝宝以4000克巨大儿子降生,兴奋了好一阵子。有一次,他抱着孩子不小心碰了宝宝的头,当时宝宝正满月,他怕宝宝会脑震荡,整个晚上不敢睡,眼睁睁盯着宝宝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妻子劝说只要宝宝不哭脑就没事的,他还是不相信,在他的理念中宝宝头颅骨很薄弱,碰撞会伤着脑组织,虽然现在安静没有表现出症状,但是如果影响到之后的智商怎么办?次日晨紧急预约咨询。当时问他的问题是:“你担心宝宝脑震荡还是自己的灾难化思维无法控制?”他说自己的担忧无法歇止…..这是他童年痛苦内化的结果,他小时候的无助与无奈的经验无限地泛化到他整个情感的领域。他希望自己对孩子好,要好到不发生一点点失误为止,这是苛刻的愿望,而他自己不知道。

 

       K原生家庭是第四个女孩,这是一个盼弟的序位,因此K一出生就被送给他人抚养成长,童年有过多少的辛酸不说人们也可以预料,当她高中一毕业就选择外出打工,踏上征途的那一刻她在内心里就对自己说“别了,令人伤心的出生地,只要活着都不想回来…..”很快一恍四、五年过去,等她回家的时刻,已经带上认识不久的男友去见养父母宣告婚讯的,然后,很快她就做了“外地媳妇”。养父母还是按照家乡的习俗,给养女几条被子和出嫁的衣服,以祝福她婚后衣食无忧。

 

K在结婚不久就做了母亲。在整个怀孕期间,她也时有失眠的夜晚,担忧自己从没有父母的怜爱又如何呵护未来的孩子。因此她积极地买育儿的书籍,储备精神养料以备滋养未来的孩子;也买一些心理书籍以修补自己缺失的安全感。当宝宝长到一岁的时候,乐观的天性频频展现,好像没有继承妈妈阴郁的因子,更多地遗传了爸爸幽默乐观的个性,加上萌萌的长相,使他不乏讨人喜欢,他也有很好的领悟力感受外界的信息,这个萌宝情绪稳定,做什么都淡定从容,尽管自己说不出几个字,可非常喜欢你反反复复地讲述给他听,以备待几分钟之后通过小脑袋瓜加工成为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每每看着他这样好学,无不为之感动。

 

比较GK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两种不同看待自己身世的态度,却有了不一样的后果,K的自我救赎为她与孩子之间构建了一条通向快乐的桥梁;而G选择愤懑,使恐惧得意蔓延,甚至影响了他与孩子的互动效果。更不详的是G的焦虑影响着他与日后逐渐长大孩子相处的障碍,他过度紧张的表情可能会被孩子误读为不喜欢我而避开父亲,真希望G尽快脱离焦虑,给宝宝一个印象快乐的父亲形象。

 

生育是夫妻自己的事情,如果长辈有意干扰,不一定是好事,有个婆婆要求媳妇生二胎,结果媳妇生了二胎,不管不问只顾自己上班玩,婆婆照顾二胎的孩子,看起来孩子也不缺爱,还得到祖辈太多的呵护。如果再过十年,看孩子的发展状况,他可能与哥哥比较,弟弟在缺乏母爱滋养的状况下成长,是否在情绪与情感上出现上述“症候群”的临床表现,谁又能保证说不可能呢(除非奶奶是个既懂心理的教育家)?正如上面G与K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父母生育孩子的功利性,造成他们童年无数的苦难,即使他们生物学上也成长成人,但当他们自己面临做父母时的内心挣扎,是多么的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种意识形态的问题,把生育权利归于制度麾下是否符合人性化的问题值得探讨......我不知道过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35年中,有多少不被社会欢迎而又出生的孩子生活在我们同一个世界里,社会对他们认同吗?他们对自己又是如何产生认同感?他们被送养长大的环境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造成他们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事实是否得到主流的认识,这是一个直接影响家庭稳定性甚至社会安定的大问题,是否会引起全社会高度的重视...还有当前放开二胎政策驱动下的祖辈执意要二胎,而育龄夫妇自己为了迁与让步生下的孩子们,是否又是一个另外的族群?他们成长的过程会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可能值得每一个人的深思.....

 

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郑丽君   写于2015.11.28

 

安迪心理网站 www.adxl.cn 手机微信:13058893590

 

(未完待续)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安迪心理

QQ|Archiver|手机版|台州安迪心理咨询中心 ( 浙ICP备案号:07000406 )Discuz超级管家  

浙公网安备 33108202000124号

GMT+8, 2024-4-26 07:08 , Processed in 0.1917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